【 台灣漆藝發展史 】借鏡傳統走出自我 Taiwan Lacquer crafts

【 台灣漆藝發展史 】借鏡傳統走出自我

● 台灣漆器歷史
★台灣漆器工藝乃傳自福建。明清以來均塗漆罩金、朱漆、黑漆或畫花紋,或施螺鈿,外觀上頗為高雅華美,但多過於單調。明清時期,一批福州、泉州髹漆匠師移居台灣,從此,台灣漸有大陸風格的漆器,如鹿港、大溪等地生產幹漆塗裝家具,台中、台北、新竹等地生產漆籃、漆盤、漆盒等。

★ 日據時代,日本有計畫的在台灣培植漆工事業,引種漆樹、製作漆器、在台中市設立工藝美術漆器製作所,產品供在台日人使用並銷售日本。又建立傳習所(後改為私立工藝專修學校)。此時,福州師傅的作品見大陸特色;衝繩師傅以堆錦出名;台中漆工擅長“蓬萊塗”,又見台灣鄉土特色;對台灣的漆器產業有深遠的影響。

★ 1945年後,開始生產大陸風格漆器,如脫胎漆器、漆畫掛屏等,銷售對象為島上居民。由於外銷斷線,日式漆器生產歸於沉寂。70年代以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再度來台尋求木胎漆器的原料和廉價勞動力。短短幾年,豐原、新竹的漆器工廠又蓬勃發展,依日本商社的訂單打樣,用大漆或化學透明漆塗飾,主銷日本。1980年至1985年是台灣漆器銷往日本的全盛時期,豐原地區漆器製造工廠達三四十家,占台灣漆器工廠數的90%以上,從業人數達3000人。

★ 約1988年後,臺灣經濟環境改善與勞基法的施行造成台幣升值和工資上漲,地區產業經營面臨極大的困難,日本的訂單也愈趨減少。有業者漸將工廠外移到工資低廉的中國大陸或越南尋找機會,留在臺灣的漆器產業也日漸蕭條,只剩少量生產供應內銷市場,目前在豐原地區從事漆器生產、販賣廠家不到十家。

★ 在外銷工藝產業逐漸萎縮後,肩負全國工藝發展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前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從1990年起引進日本地域振興、社區總體營造及文化產業的觀念,結合文建會的行政資源,讓臺灣社會重新認識「工藝」在社會發展的價值。1996年起,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委託辦理「陳火慶先生」及「賴高山先生」等漆器藝人技藝的保存傳習,使得漆器技藝得以傳承,造就許多漆藝新血。

★ 2002年起行政院 推動的六大國家發展計劃中,文化創意產業十三項中「傳統工藝技術」被列為重要項目之一,近年來在文化創意產業的風潮下,傳統工藝逐漸展現其魅力,從公部門的政策計劃到民眾的參與、產業界的呼應,均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 除政府單位外,民間單位也積極投入漆器發展行列。如南投埔里鎮的「龍南天然漆文物館」及台中市的「臺灣漆器博物館」,對漆藝的推廣及教學均做出貢獻。近年來在大學教育中,如私立大葉大學 、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等相繼開辦漆器相關課程,也透過教學讓更多年青學子瞭解漆器之美。

【 台灣漆藝發展史 】借鏡傳統走出自我 Taiwan Lacquer crafts

● 工藝和藝術特色
★來自日本四國的「山中公」配合台灣風土民情特色,發展出「蓬萊塗」成為台灣漆藝的代表漆塗。將如香蕉、鳳梨、原住民等富有台灣意象的事物,雕刻於漆器上稱為「蓬萊塗」。技法傳承自讚岐彫,此技法改良自鎌倉彫,先用彫刻刀先刻出高低不同的部位,再刻出清楚的輪廓紋樣,然後用生漆多次塗抹後,用色漆在紋樣部分上色,色漆乾了之後,最後上粉塗抹,製造出陰影暈染效果。

★ 台灣現代漆藝是台灣特殊歷史、地理條件的產物。大陸漆藝、日本漆藝此起彼伏地輪番進入台灣,形成島上大陸傳統漆器衰落;而以現代審美為主導、以日本漆器工藝為借鏡、浸透中華人文氣息的台灣現代漆器誕生。它與社會生活的前進同步,從觀念、設計、銷售諸方面率先進入了現代生活。更見單純簡練的現代意識。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近年來推動生活工藝館進駐工坊、培育技藝人才、施行國外展覽,使得臺灣漆器工藝的創新品質、美感魅力大幅提升。

● 相關介紹: #台灣禮品館漆器工藝

台灣漆器工藝 台灣漆器藝術 台灣漆器歷史 台灣漆器文化
台灣旅行 台灣古蹟 台灣紀念品
Taiwan wood craft
Taiwan wood carvig
Taiwan wood art
Taiwan Craft culture 
Taiwan craft store
Taiwan craft goods
Lacquer crafts
Lacquer crafts goods
Lacquer crafts design
woodcarving

【 台灣漆藝發展史 】借鏡傳統走出自我 Taiwan Lacquer crafts

【 台灣漆藝發展史 】借鏡傳統走出自我 Taiwan Lacquer crafts

查看更多:
台灣漆器作品 | 台灣精緻工藝

 

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