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藍染工藝 】 傳統的消失與重生 Taiwan blue dyed cloth

【 臺灣藍染工藝 】 傳統的消失與重生

● 臺灣藍染歷史簡介

★台灣藍草的種植,根據史料研究應發軔於荷蘭時期。十七世紀初荷蘭人在購買藍靛時屢屢遭受困難,便想嘗試在由他們佔領中的台灣肥沃土地上發展藍草的種植,然而,因租約政策錯誤,加上因天災及各種人為因素等,藍草收成不如預期,荷蘭人在台灣的藍靛產業終於在1652年走入歷史宣告失敗。

★晚明鄭成功時期,承續了荷蘭人計畫性的藍草種植,也接收了一批熟稔藍草種植的農人和藍靛製造的工匠。此一時期在台灣藍草發展的歷史中居於承先啟後的地位。

★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後,福建移民大量來台同時帶來原鄉的謀生技能,因此藍靛業的大規模發展從此開始。清代藍靛產業可依發展規模略分為發展期與顛峰期:

一、發展期
自明代以降,大陸品質最佳最享盛名的藍靛即產於福建,因來自福建的「棚民」或者「菁客」、「菁民」之故,台灣當時所生產之藍靛和種籽的品質已超越大陸。藍草產業的發展,由西部平原逐步進入淺山地區,在原先稻米和甘蔗等主要作物之外,藍靛染料也已具備外銷的能力,同時可將販售所得換取台灣所缺乏的民生物資。藍靛產業逐漸成為整個台灣西半部由南到北的重要經濟作物。

二、顛峰期
藍靛產業貿易因全台藍靛出口的港口數量迅速增加,台灣內需型的染布業開始發展。染布業已出現,染坊在各地逐漸成立。藍草種植面積在追求利益的前提下,數量足以和當時的米、糖並列為台灣出口的貿易大宗。因此這時候清朝政府也陸續開放台灣與大陸的通商港口,在這兩項有利的條件配合下,1870年後台灣的染布產業將進入一波高峰。

【 臺灣藍染工藝 】 傳統的消失與重生 Taiwan blue dyed cloth

●藍染產業的消失及復育

★1870年清朝末期後,台灣的藍靛產業出現了經營環境的重大變化,同治末年藍靛業開始轉變的主要原因為,茶葉和糖這兩項經濟利益高於藍靛的作物,排擠了原先藍草的耕地,但並不是每一個地區都受到波及。

★19世紀德國科學家分析天然藍染料的分子結構,自焦煤提煉研製生產合成靛藍,此一影響遍及世界各國,台灣藍靛業和藍染業當然無法置身於外,於是從日據中期開始走下坡;到了1945戰爭結束前,藍染產業已全然消失。

★1990年前後,當時任職於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的馬芬妹初次進行台灣藍植物田野調查,並負責染織技術研究與人才培訓工作,研究的內容須調查台灣豐富的染材和天然纖維特性,進而應用在精緻的生活染織產品上。進行沉澱法製靛技術的實驗。經過無數次的攪拌染桶、觀察染液變化、測量pH值、實驗木灰水傳統建藍的方法,遭遇多次失敗後終於累積了足夠的經驗大幅提高建藍品質穩定性。

★自1994年起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經常辦理藍草、藍靛、藍染等項技術指導,製靛、藍染體驗活動、系列藍染文化專題講座,也舉辦了數次藍染之美特展。2000年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首度開辦「青出於藍1-藍靛紮染技術研習」課程,培訓了12名來自三峽社區的學員。2001年數位專業講師四處熱心推動藍染工藝的經驗與技術,2002年有好幾家農園和工坊開始計畫性栽植山藍,使得藍靛染料成為可接受訂購的農特產品,在相隔了半個世紀之後,藍靛產業文化又在台灣漸漸復甦,

★目前屬於研究推廣的單位有: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技術組、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中區職訓中心…等單位。及屬於社團的三角湧文化協進會、三峽藍染生活工坊、三義卓也小屋、自然色&靜工坊、旗山蕉城美術協會…等。藍染文化已漸漸普及,從社區到各級學校都有經常性的藍染活動,由最基礎的DIY體驗課程到精美的產品設計,展現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台灣工藝特色。

● 相關介紹: #台灣禮品館植物染
 

【 臺灣藍染工藝 】 傳統的消失與重生 Taiwan blue dyed cloth

台灣染布 台灣布染 台灣柿染 台灣藍染 植物染 型染
Taiwan dyed cloth
Taiwan blue dye
Taiwan Persimmon Dye
Taiwan Persimmon dyeing
Taiwan Persimmon Depth cloth
Persimmon cloth
Plant dyeing

查看更多:
台灣藍染的作品| 台灣布染 | 台灣精緻工藝

 

2019-05-22